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

如何借用「日式組版規則」來幫助中文組版

從文字組版的角度而言,要學習InDesign 先複習傳統排版的語彙與排版進程
→再深入了解「日本語文書の行組版方法」(JIS X 4051:2004)
縱使中文組版只利用到「日式組版規則」的十分之一,但仍值得學習。

段落裡的換行處理

懸掛標點(或稱避頭點)
把字符(通常是句點或是逗點等符號)放置在行的右界線(末尾)外,靠左懸掛。

禁則設定(或稱禁排集)
指某些字元不能放在行首或行末,某些連字不可分行的禁則設定。

移上處理(先推進)
把不能放在行首的字符,移至上行的末尾。另一種情況是為了不能放在行尾的字符,不出現在行尾,將下行的字符調上來。

移下處理(先推出)
把不能放在行末的字符,移至下一行的開頭。另一種情況是為了不能放在行頭的字符,不出現在行的開頭,將上一行的字符調下來。

不斷行(分離禁止)
設定文字句以不斷行方式處理。

分離禁止處理
在日文中有預設斷字規則,勾選定「分離禁止處理」即依照軟體內定值的某些字符即不被分離。

組版規則
現有的中文DTP組版軟體,幾乎全部是美國軟體上加上日語組版軟體後製成的。原有的西方組版規則與日文組版規則間有相互衝突的部份,齊行(justification)原是只西文的文字調節,與日文的字數齊行是截然不同的。西文中沒有文字排列那種概念,日文中的文字是正方形的。鉛字(font)設計的前提是正方形字體,只有增減活字才可調整行長。

DTP組版軟體通常是以“所見即所得”(WYSIWYG,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)形式在顯示器屏幕上來調的,所以難以全部统一。如果調整得多,再校對後的修正(加减文字)就需要從頭重做。DTP組版通常以完整的原稿為前提,而這種要求恰恰是不可能辦到的。

有許多不符日本原有的傳統組版規則(不一定是成文的規則)的操作方法,組版工作人員之所以不掌握組版規則知識,就是因為他們誤認為只要能熟練操作電腦就可以組版的緣故。現場操作人員往往對電腦操作技術有興趣而從不關心組版規則,也不留意教育訓練場所。

《JIS X 4051:2004日本語文書の行組版方法 》中清楚列舉組版規則基準,且已裝入各種組版軟體中。而已經制定的《日本語文書の組版指定交換形式》的日本工業標準(JIS X 4052:2000)。其目的是使用電腦,作者、編輯人員、組版員在操作各階段發送必要的指令(command)就能交換包括組版信息在內的各項文件(file)。它不必考慮各部門所擁有的書體如何,就可選定相似的書體來輸出。

目前DTP組版雖為達到到出版界所要求的組版質量,但大多仍採用DTP組版。要防止組版質量下降,取决於轉型的改良和組版人員的教育訓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