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cript
Adobe公司於1985年發表Postscript文件描述技術,並以此技術創造了Postscript字,它是利用四個控制點來描述一段曲線,是目前公認描述外框字中最好的方法。其優點有處理速度快、記憶空間小、任意放大縮小、可旋轉、傾斜變化等,PostScript已是字型的主流,多半運用在雷射印表機及網片輸出機上。
- Type1字形:大部分的英文、中文、日文、韓文等Postscript字形都採用這種格式。
- Type3字形:早期的Adobe字形格式之一,早期的字形廠商都只能製作Type3字形。
- Type4字形:特別針對日本的字形市場需求而將Type1字形做修正,目前大部分的日文Postscript字都採用Type4格式。
- CID字形:Character ID的簡稱,Adobe公司於1994年發表,主要是為了台灣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等雙位元語系的國家文字。架構比Type1字形簡單,直接由CMap檔案去對應字形的外框資料及列印,必較節省記憶體的使用。
OpenType
OpenType則是由Microsoft與Adobe於1996年所共同制定的一套跨越PC與MAC電腦都可以使用的字型最新規格。OpenType以Unicode為基礎,納入TureType與Adobe Type1字體,原理是將字形所需的外框、點陣、TureType、Type1字形,全部放在一個字型檔案中,是一套單一字體資料結構。由於改用Unicode編碼,對於二位元的中日韓語文有更佳的支援。另外OpenType也支援異體字及文字與符號歸類功能,可搭配使用Adobe InDesign 字符(glyph)的應用,增加了排版的美觀與自主性與多國語言編排的可能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